暂无数据
医疗机构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1、医疗机构名称;2、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 查看详情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五十八条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 查看详情 >>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 查看详情 >>
所谓医疗过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诊疗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的错误医疗行为,致患者出现人身损害的后果。医疗过错的表现多种多样,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表现有: 1、侵犯患者的知... 查看详情 >>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即和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 查看详情 >>
7年
3次 (优于84.22%的律师)
5次 (优于91.38%的律师)
9156分 (优于95.01%的律师)
一天内
830篇 (优于94.02%的律师)